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沙马里与苏土司

沙马里与苏土司

关键词:临夏.康乐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康乐县委宣传部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kl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36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  在康乐县苏集镇南面,有一座现状酷似鱼头的山梁。清清的八松河和鸣鹿河在"鱼嘴"下交汇成苏集河滚滚北去。康乐人将这道如今有田地而无居民的黄土梁叫做"鱼嘴山"。"鱼头"顶部有坐古城堡--苏家城。明朝年间,这里曾经是一个自治政权的首府。

    沙马族土司,苏姓,其始祖于洪武三年归顺明朝,奉旨安插在沙马族地方(即今和政县新营乡)、古河州二十四关之一的沙马关,筑有沙马城。当时的康乐地区分属三地管辖,河州卫在现境内设党川里、胭脂里、景古里;狄道州设在康乐里;岷州设沙马里。各里属地多有穿插,形成几块"飞地"。沙马土司苏成威以苏家城城堡威中心控制一方,由高度自治的部族变为明王朝的基层政权组织。

    苏土司的沙马族为吐蕃一支,是中马十九族之一。族民两千多人,地千倾,士兵五百余名,并统有中马十九族的部分部族。其辖地东至果园,西至沙马关,南至安龙关,北至陡石关。苏土司的先祖因守隘、出兵征讨有功,曾被封为"四品指挥同知"。他借机兼并了附近的牙塘族、葱滩族、八扎族、古铜族,并将衙门迁于苏集鱼嘴山上的苏土司城,成为河州土司中势力较大的土司之一。属地境内均为林木茂密的阴湿山区,宜农宜牧。居民为半农半牧的藏、汉、回农牧民,丰衣足食,自给有余。

    苏土司虽对明廷俯首称臣,但依然自立衙门,自立首领,自有"信扎号纸","世相承袭","虎居一方,威势赫炎"。苏土司中与中马十九族土司一样皆系武职,挂衔在河州卫,受河州为调遣守隘、出兵,在河州厅办理招中茶马事务。康熙三十七年,洮岷道将其供银改作地丁银,应纳钱粮由土司解征。雍正四年,沙马、牙塘、古洞、葱滩、八扎五族被"除名",均归临洮府狄道县统属,显赫一时的沙马族土司自此消亡,前后历时近350年。

    苏家城作为沙马里的首府,在明末清初盛极一时。此城建于山梁,依山傍水,城墙高量丈有余,墙厚一丈余,城池占地四十余亩,城内有衙门、兵营,以及商铺和沙马族人居所。城池居高临下,城门派兵把守,亦有紧急撤退隐道,城下大河两岸均为族人村落。康熙五十七年,苏成威土司奉令带兵进藏。雍正元年三月,布政司将沙马族划归岷州厅管辖,苏家城无人经营,逐渐衰落。城内居民为耕种放牧之便,纷纷迁出,落户于耕地较多的鸣鹿、上湾一带。一部分以牧为主的族人随水草南迁甘南。苏土司进藏后一去不返。原沙马里治下的诸多部族也在清中叶逐渐放弃族号,在汉文化影响下,说汉话,习汉事,从汉习,着汉装,从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转向单一的农业生产。至今,西南山区的苏姓居民自称是苏土司一族。还有高、黎、姜、鲍、线、牛姓原居民,自认祖上是羌人,系中马十九族之后。

    随着时代的推移,苏家城下的村庄,因位于交通要道,成为人口集中、商贸兴旺的大集镇和行政中心,解放初设苏城区,后改为苏集乡,2000年又改为苏集镇,成为康乐县三大集镇之一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